2024-07-24 14:23
來源:半月談
眼底照相機、智能監測墊、康養服務機器人、中醫體質監測儀、智能全身康復評估訓練系統……這些看得見的智能化設備、服務以及看不見的智能化管理系統,相繼走進養老機構、社區、家庭,助推智慧賦能康養產業。暢想未來,我們身邊將出現越來越多“比你更懂你”的智慧康養產品。
小呼叫躲過大風險
上海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已進入國際標準下的“超級老齡化社會”。作為上海首批智慧養老院以及創建城市數字化轉型揭榜掛帥場景示范單位,位于松江區的上海市第四社會福利院,不斷提升智能化手段,將傳統養老服務與現代智能創新交織融合,形成“數智4F”的服務模型。
“4F”即聚焦四類受眾人群(服務對象、對象家屬、院內職工、其他相關方)的核心需求,從四個層面實現福利院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形成四大類智慧養老服務的應用場景,提供四種正向的情緒價值和個體感受,逐步形成全面普惠、精準服務、多元供給的智慧康養服務新格局。
其中,智慧康養在應用場景上實現了包括安全防護類(藍牙信標、AI攝像頭、安馨智護帶、安防機器人、電子巡更、5G呼叫),照護服務類(安舒板、點餐系統、送餐機器人),健康服務類(智能床墊、智護查房車、床頭屏、互聯網醫院),以及情感關愛類(云探視、下棋機器人)等。
夜班護理員在移動終端上接收到老人呼叫信息
上海市第四社會福利院院長沈翠翠舉例說,傳統的呼叫系統能實現一鍵呼叫、遠程對講,但是響鈴會影響其他老年人的休息。對此,福利院設計開發了智能5G呼叫轉移系統,當老人按鍵呼叫時,護理人員的隨身設備會震動并發出蜂鳴式提示音。
推動新時代康養服務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以需求為導向的創新。記者走訪發現,在“9073”的格局下(即90%居家養老,7%通過社區獲得養老服務,3%通過養老機構得到養老服務),不少智慧康養的產品正成為家庭“一分子”。
“目前,小度的產品已走進了4600萬個家庭,其中老人和小孩是小度的重要用戶群體。”小度健康養老業務負責人溫全說,得到“一老一小”喜愛的主要原因是語音交互,它打破了大部分智能終端需要鍵盤打字才能應用的門檻。
2021年小度上線了一個“急救助手”功能,日均接通量達600多次,安排出警或救護近40次。一些網友表示,雖然都不想用到,但是關鍵時刻真的能救命。這不僅針對獨居老人,也適用于家長臨時外出獨自在家的孩子,或者在外地讀書工作的年輕人。
比如,在浴室突然低血糖感到暈眩、不小心摔倒一瞬間動彈不得,摸不到手機時,只需呼叫“小度小度,救救我”,小度就會撥通首位緊急聯系人電話號碼,并向所有緊急聯系人同時發送求救短信,如果都沒有接聽,還會接入合作的遠程救援中心作為兜底保障。
智慧康養不斷“擴圈”
近年來,陪診師興起。廣州的朱海燕跑過2000多次醫院,上海的侯素芬跑過4600多次醫院,鄭州的高宏偉跑過1100多次醫院……在中國平安,這樣的自有專業陪診師已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提供全流程就診陪伴。除了陪診服務,中國平安的“家庭醫生”可以滿足不同年齡人群隨時隨地咨詢問診的需要,并且能建立專屬的健康檔案,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務。
將醫療服務嵌入居家的養老場景,成為智慧養老的新亮點。中國平安推出的智能音箱,通過其自主研發的智能系統,聯動后臺7×24小時在線的真人生活管家和醫療管家。
“從實際使用看,這些服務都很受歡迎。”平安人壽居家養老事業部負責人姚瑤說,無論從自己父母還是身邊朋友看,他們內心并不認為自己是老年人,他們心態好、身體好,能吃能玩。他們對智慧康養有需求,期待智慧康養更精細、更精準、更精心。
加快場景應用落地
不久前閉幕的2024年上海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吸引了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家展商參展。連續三屆參加此次博覽會的清雷科技,通過新型傳感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打造出的醫療級產品和系統,已在全國600多家養老機構、社區和養老服務平臺等不同場景中得到應用,賦能全場景智慧醫養。
5月21日,2024第十屆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在北京舉行。圖為參觀者試用一款智能行走機器人
毫米波雷達——最適合的睡眠生命體征檢測傳感器,可以穿透衣服被子,精度很高,為算法分析帶來很大便利。“我們用其物理優勢做醫療級的信號提取。轉換成果便是‘零穿戴’的睡眠監測系統。”清雷科技CEO丁玉國說。
上海市經信委電子信息產業處的顧偉華表示,社區里的智慧康養產品和服務設施不能成為項目驗收和領導調研的擺設和“盆景”。“既然我們要發力智慧康養,就要提供更多新場景、創造更多新服務,改變老人常常對新產品不了解、不會用的尷尬。”
據悉,上海目前正在開展智慧健康養老需求社會調查,推進將大模型技術應用到智慧康養領域產品設計和服務提供的系統性研究,著力打造情感陪護型機器人。
上海智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建秋表示,公司正和“市民云”協商接洽,準備在“隨申辦”上增加語音交互接口,幫助老年人通過語音完成“隨申辦”上的各種應用服務。此外,公司還在研發基于“虛擬社交大腦”的情感陪護機器人,未來它將更加具備人際關系維護能力和豐富的溝通技巧,實現有效陪伴。
智慧康養產品的“聰明”離不開大數據和算法的支撐。業內呼吁在個性化產品推陳出新的同時,應當確保大模型的安全性和合規性,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龔雯)
責任編輯:臧凌